MIT新研究:帮助自动驾驶汽车在恶劣天气下行驶
恶劣的天气有可能导致自动驾驶汽车无法正常行驶。这是因为自动驾驶车辆会通过激光雷达传感器来观察周围环境,然而雨雪雾等极端天气很容易影响红外线的侦测能力,会导致激光雷达失效。此外,极端天气还会使通常用作导航标志的路标和建筑物变得模糊不清。
针对这一问题,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(CSAIL)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系统,通过使用探地雷达(GPR)技术,向地面发送电磁脉冲,以测量土壤、岩石、树根等物质,反射回来的信号将用于构建地下情况的3D地图,再结合传统地图上的信息,系统就可以准确定位,这些数据会被转换成自动驾驶汽车的地图。
CSAIL博士生Teddy Ort表示,此前该技术曾应用于建筑规划、地雷探测和月球探测等领域。他说:“如果拿起铲子往地里挖,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堆土。但探地雷达可以量化那里的特定元素,并与它已经绘制的地图进行比较,这样就能准确地知道自己在哪里,而不需要摄像头或激光雷达。”
GPR传感器示意图
不过,到目前为止,研究团队只是在封闭的乡村公路上低速测试了该系统,但研究人员认为,它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高速公路和其他高速地区。据悉,有关这项研究的论文将会被发表在《IEEE机器人和自动化快报》上。
目前,大多数自动驾驶行业已经做到在正常天气状况下的自动驾驶,但针对恶劣天气环境,行业仍然处于探索阶段。麻省理工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,自动驾驶车辆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自由行驶或将成为可能。

发布


第三方账号登录
-
微博认证登录
-
QQ账号登录
-
微信账号登录

企业俱乐部
Copyright (C) 1997-2020 Chinabyte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